
站务人员
寻亲专文推荐
【寻根技巧】寻亲艰难曲折 结果圆满成功
作者:陈振海 敬撰 发布时间:2018-04-05 17:35:03 浏览次数:40949
【寻根技巧】寻亲艰难曲折 结果圆满成功
——我支寻根溯源过程简述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搜寻并加入了很多陈氏家族网站和陈氏家族群,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试图考证我们的来源。
考证的出发点有三:一是按字派查找,二是按口传的“江西省六锅庄,六股庄,来自麻城”,三是按“祖居江西某筷子巷,来自麻城”查找。
按字派查找时我和已知的陈氏五百多个字派比对,发现我们的字派是唯一的,也就是说可能我们的字派是来到信阳定居以后新立的字派,不含有历史信息。我也打听到平昌一支陈氏口传也是“江西省六锅庄,从麻城来”,就反复多渠道查找,得出的结论是:古代江西省无六锅庄的地名,六锅庄极有可能是信阳六股庄和义门陈“砸锅分家”故事的误传。
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在居住在麻城的麻城庄和果石庄里反复找寻,网上很多寻亲信息都称祖居地为江西瓦屑坝,江西筷子巷,麻城孝感乡,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我查找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筷子巷是指江西省鄱阳县筷子巷,现在叫筷子街,是一个古代鄱阳湖流域移民集中由水路到达长江流域和麻城地区的码头,政府在这里设立过为移民签证的机构,我猜想是移民的后裔把在这里办过的一张签证上的地名当作了祖居地。
后来我倾向于我们是信阳的麻城庄支系六股庄的后裔,因为六股庄来信阳六百多年,在信阳市周边支系众多。以至于一段时间里我见到六股庄的人就非常高兴,感觉很亲切。
今年正月初一,我去给连声叔拜年,特意向他老人家打听我们祖居地的信息,他非常肯定地说他小的时候见到过的一份忆纸上记载为湖北省车水县鸭儿坑陈家大湾。于是我考虑陈家湾和陈家大湾全国会很多,鸭儿坑的地名一定不是随便可以编造出来的。我在网上查找,只有广西省有个鸭儿坑村,湖北省更没有车水县。
问题又回到了起点,我又回到“义门陈,筷子巷”上思考,筷子巷可能是出发地,从鄱阳湖沿长江,然后走陆路可以到达麻城。当我试图寻找在长江可能下船的地点时看到了浠水县,浠水县有条巴水可以乘船直达麻城。期间无意中查到了浠水县在清朝时是黄州府蕲水县,忽然想到車水县是不是蕲水县的误读误写呢?
于是在浠水县的卫星地图上反复查找,终于找到了鸭儿坑这个地名!从得到鸭儿坑的地名到寻找到,整整经历了五天!
接下来就是在网上发布寻亲消息,在长达十多天的网上聊天中确定:鸭儿坑是义门陈氏回归庄家族源英公的始居地。后来在网上陈氏宗亲的帮助下得到了我们文德(字宗德)祖的家谱记载。
在实地验证的过程中,开始我以为陈家大湾是指鸭儿坑东边一公里的陈家湾,到了鸭儿坑见到了两位参加过修谱的老人后得知:在回归庄和浠水陈氏家族里,陈家大湾是指黄冈市浠水县长征村,那里清朝到现在一直就叫陈家大湾。这一点在我请回的《回归庄四份大成谱卷首》里得到了验证。至此,我祖宗德公在回归庄省四份大成谱中的记载信息和我们流传下来的信息完全吻合。
吾祖公成公,义门用公长子,公讳旻,字元集,号胜时,恩贡士,敕封公成郎,宋嘉佑七年(公元1062)奉诏分庄,由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古江西省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迁蕲水(今浠水)县北关外向洋河樊家港为回归庄,距今955年。至回归庄第十四世有省字辈兄弟十一人,分十一大份。省一、省二、省三、省四,省五、省六,省七、省八、省九、省十、省十一。
省四公,字仁甫,生三子,长子澜英、次子源英、三子汉英。次子源英迁竹瓦镇鸭儿坑,官至奉政大夫,生纲和纪,纲又生四子,宣,甯,宾,容。吾族为省四份纲祖甯支。
至清咸丰年间,吾祖回归庄第二十八世孙文德公,字宗德,由浠水县巴河镇长征村陈家湾迁信阳市与湖北省交界的平靖关后迁信阳南与居(约1854年由于战乱离开陈家湾,1856年从麻城来信阳),为信阳迁始祖,至今已传八代。
寻亲的过程是艰难曲折的,但是结果很圆满成功!在此感谢宗亲们的大力帮助和支持,望我家族和我们的寻亲结果一样人人幸福,美满!
公成公三十四世,文德公六世孙 陈振海 敬撰
本期责任编辑:陈得亲 微信号 chen416059802
● 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回归庄分会(地址:湖北省浠水县汪岗镇陈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