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 页 >> 站务与祝福>> 文章列表

关于全国统修义门陈族谱的通知

作者:chen98   发布时间:2011-09-25 08:35:51   浏览次数:33475
陈氏乐园网一群【陈氏乐园网一群】 陈氏乐园网二群【陈氏乐园网QQ二群】 回归庄宗亲专属群 回归庄陈氏宗亲专属群

 

关于全国统修义门陈族谱的通知

    神州大地,华夏之邦,中华陈氏源远流长,陈姓具有三千多年的受姓史,人口居全国姓氏第五位,全球陈姓人口达八千余万。其中最旺盛的一支就数“江州义门陈氏”,据统计义门陈氏人口目前可达三千六百万之众,所以有“天下陈氏旺出义门”之说。   

    被史学家称为“世界奇观”的“江州义门陈氏”,位于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村。一千多年以前,“江州义门陈氏”被誉为“天下第一家”,因为它实践了孔圣儒家思想精华的大同世界,构建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古代和谐社会,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室,是唐宋时期忠义孝悌的典范。这个家族创造了十五代,三千九百余口,历时三百余年聚族同居,和谐相处的人间奇迹。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和谐团结最紧密的大家庭。江州义门陈氏在自己三百余处田庄上“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成为耕读传宗,孝义治家的楷模,创造了古今中外家族史上罕见的文化奇观。   

    为了使义门陈氏家风世代相传,于公元1062年,宋仁宗皇帝下旨分家,把义门陈3970余口人分为大小291庄,还有43官庄,共计334庄,分到全国16个省,144个县(七十二州郡),从此各庄先祖在各自受领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如今“一家繁衍成万户,万户皆为新义门”。   

    国有史,家有谱;中华族谱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延续和发展,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国脉、文脉,维系着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每一寸土地,以及在这块土地上的每一个子孙。遥想千年,我们的祖先在义门陈这块神奇而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人间奇迹。公元1063年义门分庄时,祖先们为了将来子孙的繁衍发展、家范传承、认祖归宗,曾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编制了一部世代传承的“金字谱”发给各庄带往全国各地。明嘉靖年间,世宗皇帝下旨表彰义门陈,重立义门牌坊,重修义门家谱。民国36年(公元1947年)老前辈陈立夫先生曾发动义门陈族谱全国统修之号召,但由于内战爆发,老前辈的这一心愿未能实现,最后带着遗憾漂流海外。公元1993年,94岁高龄的陈立夫先生听说老家要修义门宗祠、统修义门家谱,他老人家喜出望外,亲笔题赠“义门堂”三字,用特快专递从美国寄往义门老家,此三字2009年已编入江西省高中课本教课书之中。   

    今逢盛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弘扬义门陈文化,统修义门陈国谱是天下义门陈后裔多年的心愿,是天下义门陈子孙千载难逢的喜事、盛事。2006年12月全国16个省的宗亲代表汇集江西德安,共同商议和倡导“中华义门陈全国统修”之大业,于2007年在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陈峰会长的带领下,全国统修工作全面启动,2008年底《中华义门陈氏大成谱》首次编辑发行,相继全国各地义门陈各庄支系国谱统修全面展开。本次统修是义门陈分庄近千年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参修人数最多最全面的一次统修,本次统修实现六大统一,参修支系的每一位先祖及子孙的个人资料全部进入义门陈网站数字库,实现中华义门陈千支一统之大业。计划2020年完成。请宗亲们放心,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完成这项大业,希望全国各地义门陈后裔踊跃參入统修之行列,共同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吧! (本文来源于陈氏乐园网

 

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 中华义门陈氏大成谱局

       

———————————2010年陈氏总字第(1)号——————————

关于全国统修中华义门陈氏族谱的通知

全国义门陈氏宗亲:

国有史,地有誌,家有谱。家谱,流淌着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承载着义无反顾的民族凝聚力,沉淀着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密切着海内外华人的血脉浓情。它不仅对国家历史和民族文化进行有益补充,而且具有促进民族安定团结、国家和平统一的重大现实意义。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加快了大国崛起的进程,民族文化全面复兴,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谱牒文化也迎来了她的又一个春天。在这个文化背景之下,我国掀起了新一轮修撰族谱的热潮,特别是一些姓氏创新谱牒文化思路,率先启动统修姓氏“国谱”“大成谱”工程,有的姓氏(如孔氏、曾氏、钱氏等)已经完成了各支系谱的全国统修,取得了统修该姓氏“国谱”的成功。目前,近百个姓氏正在开展全国统修的前期准备工作,我国谱牒文化即将呈现大繁荣的喜人局面。

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天下第一家”义门陈氏,有着无与伦比、底蕴深厚的文化,更有着忠义孝悌、敬宗睦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不能等待,更不能观望!中华义门陈氏联谊总会顺应全国宗亲要求,和全国各地义门陈氏宗亲组织一道,经过长达三年的不懈努力,八次召开宗亲代表、专家评审会议,几易其稿,《中华义门陈氏大成宗谱》(谱首)终于编撰完成,得到了全国宗亲的广泛认可。这部《中华义门陈氏大成宗谱》(谱首),记载了炎黄——妫胡满公—实公—义门陈氏分家绵廷几千年的血缘和文化历史,史料丰富,载述完备,图文并茂,准确可信。至此,天下所有义门陈氏子孙共用的“谱头”告竣,义门陈氏全国统修族谱的第一步工作顺利完成。但是,完整意义上的《中华义门陈氏大成宗谱》,必须惠及义门陈氏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谱首+支系谱”,即承接谱首之后,将谱修到现在的每一个婴儿,才是我们完整的、记载家庭所有信息的族谱。所以,支系谱的修撰工作更加重要,涉及3600多万人统修的工程量更加浩大,没有各地宗亲高度统一的自觉行为,没有严密高效的组织网络,没有严明的纪律和协调机制,义门陈氏子孙将难以完成这一盛举。因此,对全国统修有关事项通告如下,务请遵照实行:

一、参加全国统修是每一个义门陈氏子孙的责任和义务,凡各地义门陈氏统一参加统修;

二、支系谱均由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总谱局会同当地谱局共同完成,具体分工等事宜按照《义门陈氏全国统修服务协议书》之规定进行操作;

三、按照“六统一”原则,必须做到:世系源流统一、字派统一、堂号统一、族徽族标统一、印刷版式及体例统一、网络数据库统一;

四、根据各地修谱届满不一的情况,接近修谱年限的,尽早并入统修轨道;当地正在自行修撰族谱的,请在接到本通知的第一时间与总会联系,并从大局出发加入全国统修行列;

五、各地义门陈氏应积极成立宗亲联谊组织,并与总会取得联系;

六、在外工作者、企业家应积极参加当地统修,并给予大力支持与帮助;

七、遵守国家法律、党与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谐修谱,并通过统修达到团结、融合、互助的目的。

本次统修的宗旨是:弘扬义门陈文化,传承义门风范;铭记先祖功德,造福子孙后代;共举宗亲之力,撰修一流国谱。2008年启动全国义门陈氏支系谱统修以来,已有二百三十多万义门子孙参加了统修,我们期待各地宗亲积极跟进,让“天下第一家”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再次相聚,并汇聚大家的力量,将历史上千古流芳的义门陈氏故居恢复与建设成我们共同的、最美丽的家园。

                      特此通知

                        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

                         中华义门陈文化研究会

                          二0一0年元月六日

 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 中华义门陈氏大成谱局

        

———————————2010年义总字第(2)号——————————

关于统一规范使用中华义门陈氏全国统修

支系谱“谱名”、“字体”、“体例”的通知

各地义门陈氏支系谱局:

中华义门陈氏全国统修族谱工作于二00七年启动以来,得到了各地宗亲的积极支持,工作进展顺利。根据全国统修要求,同时便于使用和符合中华义门陈氏全国统修网络数据库的软件要求,现就各地支系谱“谱名”、“字体”、“体例”的规范化作如下规定:

一、统一规范的总谱“谱名”为“中华义门陈氏大成谱”,统一规范的支系谱“谱名”为:□□庄□□省□□县□□支系谱,如“果石庄湖北省大冶市陈贵支系谱”。

二、统一使用宋体,总谱名为33号字,支系谱“谱名”为66号字。

三、统一使用新式“欧苏结合”式体例,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四、统一规范编委会落款称谓

如:中华义门陈氏大成谱编委会

果石庄湖北省大冶市陈贵支系谱局理事会

公元二00八年十月(戊子年)编

特此通知

                        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

                         中华义门陈氏大成谱局

 

 

                          二0一0年三月一日

    

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中华义门陈氏大成谱局

         

 

 

 

 

关于针对性解决支系谱断代问题的意见(通知

 

各支系谱局:

中华义门陈氏全国统修族谱自二00八年正式启动以来,各庄义门陈后裔积极响应并参修。截止二00年底已有四十八庄近四百万人口进入参修阶段。在全国统修过程中,部分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世系不清,甚至断代情况,为了正确对待和合理解决在参修中遇到的断代情况,经总会理事会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如下决定:

 一、迁徙地在上届支系谱世系图中有记载的迁出地现地名和古地名均相符的,且有联系人,总谱局应积极配合支系谱局,派专人出差去迁徙地调查解决。

二、迁徙地名,古今地名变化不详,断代无据的,按特殊情况处理,即暂附文章说明,在全国统修工作进程中,如有发现,可先在网络谱上自然对接。

三、由于支系谱局历史上超过修谱届限,造成断代无法对接,应采取抢救性修谱论处及先修缓查或暂用该支系字派对接。

四、总谱局现有资料库中能找到支系谱断代资料的应尽力找到,对此总谱局应设编辑部配专人负责查找资料,予以解决。

特此通知

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

                             中华义门陈氏大成谱局

                                             二0一一年二月   

将中华义门陈族谱推向数字化网络化新时代

     

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族谱、方志和国史,是构成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是中华优秀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随着全球一体化,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过去以某一宗姓家族聚居,某一村落世代集中修谱的传统格局将由此被打破。族谱文化也因此面临着淡化、断代和消亡的危险。对此,作为每一位有责任感的炎黄子孙,都有责任承担起将中华传统的族谱文化实现网络化数字化传承和发展的重大使命。

    中华义门陈氏族谱文化又是中华族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角色。鉴于此,作为义门陈氏子孙,作为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有责任,有义务将义门陈各庄各支系谱千支一统,与时俱进,以网络谱网聚天下义门陈氏宗亲,搭建一座天下义门陈氏宗亲寻根问祖的网络总平台,以满足世代所有义门陈氏子孙不出家门,便可实现一键阅谱,一键寻祖的心愿。

笔者属义门陈氏子孙,从事义门陈文化研究十余年,2006年受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指派,到全国各地联络义门陈氏亲人,几年来,走了十几个省,三百余个县市,每到一处都受到亲人们的热情接待,为寻找义门亲人,辗转几年,在各地区各支系查阅家谱千余部。当谈起义门陈氏族谱重大改革及数字化全国统修,统一进义门陈网站数据库时,大多数人非常高兴并积极参与,但也遇到不少具体的难题,其一,各族谱编纂及参与者年龄偏大,对网络不懂,沟通时比较困难。而部份年轻人对族谱又认识不足,表现淡漠,认为谱牒是老年群体行为的产物,由老年群体发起组织,由老年群体实施编纂,阅读群体也以老年群体为主。其二,编修体例上难以接受,认为古老的苏式或者欧式体例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即使查找与阅读再困难,也不愿更改。其三,家谱历来就是以纸质谱保存下来,数字技术属于时尚的范畴,因而墨守成规,甚至抱残守缺。其四,族谱的断代或失传,由于历代战乱或频繁迁徙,特别是文革浩劫,大量的族谱被烧毁,现幸免于难的族谱也多由民间收藏,由于保管条件差,许多族谱遭受虫蛀,腐蚀等。其五,认为义门陈全国统修仅仅是世系源流的统一、字派的统一,至于谱怎么修是本支系的事。

要解决这些问题,一、首先要提高老年人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谱牒数字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目前有4.3亿网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尽管目前还有三分之二的人群游离于网络大门之外,但网民数字正在以几何级数不断增长,让老一派将谱牒编纂的接力棒传到下一代的手中,使谱牒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二、其体例上也应改革,谱牒文化属大众文化,应符合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应与网络技术接轨。义门陈全国统修谱采用的是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式:"欧苏结合"体例,该体例既体现欧式“五代其昌”之特点,又体现苏式吊线图与行传相结合之特点,该体例主要优点:1、竖排改为横排,从右至左翻阅改为从左至右翻阅,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2、大大压缩了版面,降底印谱成本。3、录入、生成、修改进度快,可以缩短修谱时间,节约修谱开支。4、便于查找。5、可以一劳永逸,本次修谱的信息数据进入数据库后,下一届修谱可以不重新录入以前的资料,只要把本届修谱以后新增减的人员信息加上去就可以了,使下届修谱大大减少时间和开支。

三、族谱数字化编撰,离不开纸质谱这个基础,而单纯的纸质谱不再适应现代信息化之潮流,应实现一谱多形态,既有纸质谱、光盘谱,还有网络谱,尤其是光盘谱和网络谱,能让居住在不同地域的义门陈宗亲零距离、零成本获取义门陈大家庭大族谱文化的各种信息,所以数字化谱牒较之传统纸质谱牒有着无可比拟的多方面优势,是谱牒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族谱断代或失传是一种普遍现象,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尤其严重。虽然有许多地方族谱失传或族谱缺代。但中华民族寻根问祖的传统永远不会丢失,特别是我们义门陈后裔,不管走到哪里,迁徙多远,也不管家中族中有无族谱,义门陈文化及精神用口碑或各种方式世代相传。过去由于信息不通,出现隔山隔水一家人都不认识一家人的现象。现在是信息时代,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为天下义门陈后裔搭建了一座寻根问祖的平台,那就是义门陈网站及网络谱数据库,轻点鼠标,一鍵寻祖,一鍵查谱,迅速地获取你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料。

五、中华义门陈全国统修要求做到六大统一,其中世系源流的统一和字派的统一虽然最为重要,但我们是义门陈子孙,必须天下义门陈一盘棋,在中华姓氏中树立榜样和形象,因此六大统一缺一不可,特别是“统一进义门陈网络数据库”,这是当今谱牒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过去自家修自家的谱,粗制滥造的传统修谱方式应该彻底打破。

义门陈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作为每一位义门陈子孙都要为我们的祖先创造的这种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义门陈谱牒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目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国各大姓氏都在统修,有的姓氏也已步入数字化轨道,而义门陈谱牒文化的发展正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正以积极的姿态迎接这场机遇与挑战,并卓有成效。目前我们义门陈总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字化网络化人才,为实现义门陈千支一统之大业,我们的任务是全方位地为天下义门陈各支系谱的统修提供系列服务,其中最关鍵的就是提供数字化技术服务。

海内外的义门陈宗亲们,让我们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为共同完成中华义门陈全国统修这一大业而努力吧!

外联部主任 陈德友


请您继续欣赏 

  • 更多精彩请您点击:本博主 民俗文化专版

     






  •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 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回归庄分会(地址:湖北省浠水县汪岗镇陈庙河)●

      ● 会长:陈云明 手机18995749555       陈氏乐园网 站长:陈得亲| 站务交谈 | ●

    Copyright ©2023    陈氏乐园网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自助建站 | 领地网站建设 |短信接口 |燕窝 版权所有 © 2005-2023 lingw.net.粤ICP备16125321号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