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务人员
会 长:陈云明
义门陈回归庄文化研究会 会 长
站 长:陈得亲
义门陈回归庄文化研究会 副会长
副站长:陈小青
义门陈总会全国统修族谱委员会 主任
副站长:陈义祥
回归庄文化研究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
副站长:陈德松
义门陈回归庄文化研究会 牒谱专家
寻亲专文推荐
十修族谱前言
作者:南丰庄 发布时间:2011-01-24 23:35:21 浏览次数:41034
十修族谱前言
人之有祖,若木之有本,水之有源,我祖陈氏如木之根深叶茂,如水之源远流长。据家谱載,胡公满为我陈氏受姓之祖,宜都王叔明为我陈氏义门之宗,叔明后四世孙兼举唐高宗上元进士,为右補阙贈秘书少监。兼生京,举进士及第,官至给事中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至十代伯宣,隐居庐山註司马迁《史記》行于世。故有家袭少监功承著作之美誉。其后贤才辈出,世代登科。门虽殊荣,却举族清廉,先祖家法昭訓子孙,善而和,义而正,勤而俭,刚而勇,智者不矜,技者不炫,富者不骄,贫者不馁,不屈不义之威,故能室无私財,厨无别馔,大小知教,内外如一。于是,九洲播誉,四方欽仰,聲闻于上,南唐昇元元年,勅立义门,并竖义柱二杆于门外;宋太祖开宝九年,特命建旌表门,并免除差徭;宋太宗至道二年,勅賜御书三十三卷并“真良家”三字;宋真宗天僖四年,勅築旌表臺於义门外,并御笔亲书“旌表义门陈氏”标揭於门。我陈氏宗族自受姓以来,世代繁衍,人丁兴旺,分迁各地,几遍宇内,现居抚州牛角湾、小路圳、肖家桥、周家山四村者,乃九江严平陈氏支脉,於唐憲宗年间分迁而来,迄今已千余年,传三十代,现有九百四十余丁。千余年来,虽世代辛勤耕耘,艰苦创业,然受尽官府欺榨,豪强侵夺,更兼兵祸战乱匪患骚挠,至使村寨凋落,门户萧疏,尤为甚者,倭寇入侵,擄掠一空,焚毁几尽,解放后才得逐漸恢复。然而国运多艰,几经周折,方得初俱温饱,百业待兴。值此之际,族人欲倡我祖风,光我义门,擬议十修族譜。从一九三八年九修族譜之后,已历半个多世纪,半个多世纪来,因天灾人祸,谋生为业而背井离乡流落外地者,已逐渐忘其祖之所在,宗之所归,更不知祖风之純良,宗亲之兴衰,而原藏瑞芳公祠的十三座族譜,经日寇和文革两次祸乱,已毁十之八九。家族之有譜,如邦国之有史,郡县之有志,不可一日偏废,我陈氏族譜亟待重修,此乃众之夙愿,故一人倡议,合族响应。陈建明慷慨解囊首捐两千元,陈世敏献资百元,其余子孙亦纷纷赞助,并推举建明、银茂、泰隆、泉祥、贵茂等通达事理精明干练热心勤謹者主持编修工作,经过全族子孙两月共同努力,已圆满成功,共修譜八座,其中牛角湾五座,小路圳一座,肖家桥一座,周家山一座。
第廿四世裔孙光远敬撰
公元一九八九年七月立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 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回归庄分会(地址:湖北省浠水县汪岗镇陈庙河)●
● 会长:陈云明 手机18995749555 陈氏乐园网 站长:陈得亲| 站务交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