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务人员
寻亲专文推荐
江州义门严平陈氏十一修宗谱倡议书
作者:南丰庄 发布时间:2011-01-24 23:31:09 浏览次数:40631江州义门严平陈氏十一修宗谱倡议书
陈氏各位宗亲:
中央四套 《走遍中国》 栏目 2008 年4月 10-11 日的黄金时段, 面向全世界专题介绍了 “江州义门陈” 。文中称,在全世界 8000 万陈姓人口中,有 5000 多万出自“江州义门陈” 。千余年的历史演变,朝代的更迭,陈姓家族的数次的“奉旨迁徙” ,子孙支系散居到全国各地,之后又迁居到世界各地, “义门人物” 、 “义门家风”和“义门管理模式”影响着中华民族历史,在中国千年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如义门陈先祖历史上汉朝的三朝宰相陈平,隋朝的陈武帝。当代的陈独秀、陈云、陈毅等都是江州义门陈后裔,近代闻名于世的陈嘉庚先生等就是我们同一祖,可谓是名人辈出,人才济济,许多陈姓后裔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了丰功伟绩,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应引以为豪。
陈氏血缘鼻祖是舜帝,陈氏得姓始祖是陈胡满公,义门陈的开山世祖是陈旺公。抚州陈姓居多,据考证,小五公是我们严平的第一世祖;儒一公陈彦举、儒二公陈彦彬是施坊陈家的始祖;谏十二公陈公禄是小路圳陈家的始祖;谏十三公陈公福是肖家桥陈家的始祖;谏十五公陈公弼是牛角湾陈家的始祖。然而,这些重要的历史渊源和来龙去脉,知晓者寥寥无几。国有国史,家有家史, “义门陈”家史灿烂辉煌。由于“义门陈”支系不断迁徙,陈氏后裔族谱很难统一,近年来许多海外陈姓游子纷纷回国,寻根问祖。他们虽都远离祖国,尚有寻宗祭祖之心,我们是守国守家之辈,焉能无视宗祖?岂能无慎修追之意!特别是现实中有多人不知先祖名讳,更不知子孙为何续称,许多长晚辈称呼混乱。如此下去,何谈激励后人、光宗耀祖?
陈氏的家史一定不能中断,一定要把陈氏的宗谱实事求是修好,把光辉的家史和先祖开创的业绩记载下来,并发扬光大。这样才能无愧于我们的列祖列宗,无愧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二00 八年三月九日我们召开了牛角湾、小路圳、肖家桥、周家山、河埠桥等村的修谱会议,决定重修十一修宗谱。为了确保本次修谱工作的顺利进行,商定陈姓子孙每人出资人民币 30 元,有学位、职务、职称的陈姓人员另增收一定的费用。具体的增收标准是:大专学历、公务员、初级工程师、股级职务人员每人 100 元;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工程师和科级干部每人 200 元;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中专教授、高级工程师和县级干部每人 400 元;博士生、大专以上(含大专)教授和地、市级干部每人 600 元。同时欢迎陈氏宗亲中的名人、能人、企业家、开发商等大力赞助。
本次十一修宗谱工作的时间安排是:2008 年农历 2 月底开始,并筹集启动资金;农历 4月核实人口,收集资料;农历 5 月开始编撰谱碟;农历 9月初 6 举行接谱庆典仪式。
修谱是陈姓大家族一件严肃而神圣的大事,由于与“江州义门陈” “奉旨迁徙”事件的发生相隔近千年,我们以前历次修谱都未应对“江州义门陈”总谱,造成诸多史实脱节,而且未能真实记载陈姓支系的发展历史,为本次修谱增加了不少难度。故本次修谱需认真寻访祖史,反复考证历史,照顾历代,重在当代,广泛收集相关资料,认真编撰各个章节,精心策划编排印刷,使我们的十一修宗谱成为超越历代、最完整的家谱。面对这样一件十分艰巨、十分荣耀的修谱大事,仅靠总理事会的力量是无法完成,需要陈姓宗亲的共同关注和参与,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各尽所能。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和朋友们的热情支持。各位宗亲,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我们全族共同的修谱事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小路圳、肖家桥、牛角湾、周家山、河埠桥十一修宗谱总理事会
二00八年四月
● 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回归庄分会(地址:湖北省浠水县汪岗镇陈庙河)●